
石雕大象在古代是瑞兽,有各种美好的含义:一、石雕大象的象谐“祥”之音,传统习俗中,石雕大象代表了吉祥。也就是石雕大象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吉祥如意就是吉象如意、心想事成的含义,石雕大象是一个国家的神圣的象征。二、石雕大象也是观音的坐骑,与观音随身随行,有去灾辟邪、保佑自己、佑护他人的含义。三、石雕大象能给人间带来祥瑞,象微天下太平。石雕大象表示和平、美好和幸福。四、石雕大象是智慧、力量、团结的象征。石雕大象属群居动物,社会团体结构以母象及幼象为主。代表着家庭,单位,团体,党派和社会的团结,融洽与和谐。五、石雕大象力大魁武,性灵却温和柔顺,相传石雕大象为摇光之星生成,能兆灵瑞,古佛就是乘象从天而降;只有在人君自养有节时,灵象才出现。石雕大象就被人们视为招财的神兽,在五行之中石雕大象属金,五行之中水为财。
基本造型 动物的形象特征在侧面。它是四肢着地的,身躯从头至尾长度超过从背到趾的高度(个别动物如长颈鹿例外)。侧面能显示不同动物的各部特征,能看到头、身、尾和前后肢,能现其全形全貌。且动物的后肢、臀股富有特征,是暴发力量的典型部位。尾巴除了它本身的功能外,又是动物自然的装饰品,若不侧视,这一典型的部位就看不见或不完全看见。所以侧面是动物造型的重点。当然只有产品的正侧面都雕得很好才能使形貌得到充分的表现。
动物的外形体态特征,大体是两个方面的典型。一是猛兽和善奔的以及大的兽畜大都是骨胳结构明显,肌腱发达,皮肉绷紧,有矫健、遒劲、强悍的状貌,是一种暴发力量的特征。雕刻时刀法要硬挺、干脆、有力,注意各部骨胳肌肉的明确性,做到“宁瘦不可肥”,宁可“筋骨毕露”,绝不能肌肤丰厚、皮革圆鼓。另一方面的典型是一些善兽、小兽以及毛被厚密的动物,如熊猫、松鼠、兔子之类,大都筋骨不露,肌肤丰厚,或毛被蓬密,有温顺柔媚可爱之状。雕刻就得刀法圆转、柔和,做到“宁肥不可瘦”。对这两方面的特征在刻划时宁可各向极端而切不可中和。其次皮肉绷紧、毛短而疏的动物,只将躯体雕光,一般不必再刻细毛,如马、雄狮只雕刻出马鬃、颈鬣和尾巴毛,其身躯应光滑无毛。柔圆厚毛的动物则均得用刀尖在全身刻毛,以示厚密蓬松,才能形似肖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