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在中国原指典籍,图书包括书籍、画册、图片等出版物。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书写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装帧形式,以及形态方面,也在不断变化与变更。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景观石雕可以放在路边或者树木之间起到点缀的作用,而且景观石雕一般是配合着园林的布局,从而使得园林中多种元素更为融合,也更为和谐美观。我国古代园林很早就有景观的雕塑装饰, 景观石雕在美化城市中起到完美的作用,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现代园林环境中,可以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因为它们都凸显现代气息,它们的节律和动感也是一致的。在广阔空间环境中,一般都采用抽象手法,因为抽象雕塑凝重大气,形式感强,符号性突出,因此这种雕塑深受人们喜欢。景观石雕不仅充实着园林,还起着相互生辉、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强化园林环境的特质,又能与公众产生亲和而又积极与其对话的行为品质,它可以传递社会文化意义和文化气息。
校园石雕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