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数民族(英文:Minority),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团结统一工作也为了让各民族实现平等的权利,就开始下令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2021年5月11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在铜雕雕刻中,人物铜雕的应用占有了一大部分,除了人物铜雕,我们经常看见的就是动物铜雕了。在古代建筑中使用。人物铜雕经常出现在仿古建筑中,任何古代的建筑肯定离不开 人物,所以在这些建筑中都会适当的增加一些人物铜雕.在园林中的使用。在园林中花园中,我们也经常看见铜雕,而人物铜雕似乎也是不 可缺少的。只有有了人物,才能使得整个园林充满了活气。在广场中的使用。一般我们在广场中也会看到人物铜雕。 其实人物铜雕的应用还不只这些,甚至在几乎想用的地方都可以使用的。 人物铜雕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为造型的雕塑艺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 、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人物形象。 常见的人物造型有名人,现在的以及古代的,还有一些代表不同时代背景的各个阶 层的人物,还有一些神话人物,佛像,菩萨,罗汉等都属于人物铜雕的范畴。
人物铜雕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为造型的雕塑艺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 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人物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 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人的形象大为丰富,数量增多,出现了武士、侍从、伎乐、舞人等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 形象,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前进了一步,雕塑手法逐渐摆脱程式化,形象写实、生动。铜材雕刻是指用铜头作为雕刻材料,制作成的铜像、图案等等。常用的铜材有花岗铜、大理铜、青铜、砂铜等。铜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人物铜雕,铜件雕刻承传民间传统雕刻之脉络,展现古典之风骨,闪乐典雅之性灵。